你们玩的Bushcraft到底是啥?
你们玩的Bushcraft到底是啥?
你们玩的Bushcraft到底是啥?
长安客 52bushcraft
52bushcraft
微信号wx-52bushcraft
功能介绍中国bushcraft交流分享平台
到目前为止,Bushcraft这个词也没有一个确切的中文词语能与之准确对应,圈内多用“丛林技能”来概括这个词语,但总是少了一点感(bi)觉(ge)。不同文化的交流在语言上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方的文化里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词语,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两种文化交叉的真空地带。比如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西方文化如海啸般席卷了这个苏醒不久的东方文明,大量中国人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与生活方式激烈的冲击着物质与精神极度饥渴的人民。对于中国人从来没接触的东西命名方式就简单粗暴些,直接音译,对于有原型但又不同的东西,那就在名字前加个“洋”字,小编老家农村地区至今仍有很多物品这么称呼,比如肥皂叫“洋皂”、火柴叫“洋火”。
对于物品来说,无论是音译还是改造都没大问题,不容易引起歧义。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方式如此命名就有些不妥了,特别是没有准确官方定义的文化来说,更是困难。
既然Bushcraft是舶来文化,那么就看看洋人是怎么解释和定义的,小编以初中英语的水平作死翻译了下维基百科关于Bushcraft的释义,推荐去看原文更为准确。首先说明一下,小编翻译洋人的解释,不是来划界限做定义的,仅仅是让大家多了解这个文化背后的东西,玩嘛,高兴就好,少些主义,多些快乐。
以下是翻译:
Bushcraft 是一个关于荒野技能的流行词,这个词语在南半球为人熟知是得益于Les Hiddins (the Bush Tucker Man注:澳大利亚1987年-1990年播出的系列剧)的推广,同时MorsKochanski向北半球的人们普及了这一词语。而最近这个词语在英国得到了大量的关注,这归功于雷·米尔斯(Ray Mears)的声望和他的bushcraft节目。此外,这个词语也在一些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进入城市的普通人中流行起来。Bushcraft这个词语起源自澳大利亚的丛林地区,是当地人生活使用的技能的统称,而通常情况下“野外技能”这个词语泛指在全球各地区野外使用的技能。
Bushcraft是教你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自在的生活,以及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Bushcraft的技能包括生火、追踪、狩猎、捕捞、建造庇护、使用工具(比如刀和斧)、觅食、手工雕刻、使用天然材料制作容器、制作麻绳等等……
词源:
牛津英语词典将bushcraft释义为“在丛林中生活的有关技能”。
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地区,这个词语以如今的意思来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Bush 这个词可能来源于荷兰语中的“bosch”——荷兰人在殖民地用这个词来称呼覆盖着野生树木的林地和乡村。但在英国殖民地,这个词语的意思被扩大到形容“还没有被人们开垦仍处于自然状态的地区”。再后来,这个词语的意思被进一步的扩大为“与城市相对的乡村地区”。在南美地区,“Bushman”这个词来源于荷兰语中的“boschjesman”,荷兰殖民者用这个词称呼生活在丛林中的土著。在北美地区(当时同样也属于荷兰人的殖民地),有一个词语是“bushwacker”,这个词与荷兰语中的“bosch-wachter”意思相近,意思是“forest-keeper(森林保护人)”或者“forest ranger(护林员)”
纵览历史,这个词语在以下书籍中曾被提及:
《1788年至1888年加拿大勘探历史》,作者“Ernest Favenc”,出版日期“1888年”;
《我的光辉生涯》,作者“Miles Franklin”,出版日期“1901年”;
《南非战争(1899–1900)照片》,作者“A. G. Hales”出版日期“1901年”;
《澳大利亚探险者的工作与生活(1899–1900)》作者“Ernest Favenc”出版日期“1908年”;
《我们的理想国》作者“Jeannie Gunn”出版日期“1908年”;
《上尉Matthew Flinders的一生》作者“Ernest Scott”出版日期“1914年”;
——Mors Kochanski,加拿大Bushcraft与野外生存教练、博物学家和作家。
商标:
“bushcraft”这个已被美国bushcraft有限公司注册,于2012年7月30日提交申请,同年11月12日颁发许可。这是一个服务类商标,不限于电子形式的通信或商业使用。
促进者:
爱尔兰出生的澳大利亚作家Richard Graves出版了名为《10本bushcraft书籍》的户外手册;
加拿大荒野教练Mors Kochanski在1988年出版了《北方Bushcraft》一书(后改名为《Bushcraft》)。
这个词语近来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雷·米尔斯,科迪伦丁,莱斯斯特劳德,戴夫坎特伯雷,和他们的电视节目。
——雷·米尔斯,英国野外教练、作家、主持人,他的北方荒野系列纪录片广为中国玩家熟知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到,Bushcraft就是以前北美、澳洲、非洲丛林地区的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他们生活在丛林里发挥智慧,以丛林为一切生活必需品的来源,但并非破坏性的利用森林,而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来这种生活方式被近代文明发现并传播,再加上莫尔斯(Mors)与大家熟知的雷·米尔斯、科迪伦丁等的汇总与演绎,升级成为一种富有意义的休闲方式。
回过头来讲,中国是一个缺少Bushcraft基础的区域,森林覆盖率不高,中部广阔的平原孕育了极为会吃的农耕文明。而北方的狩猎民族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壮大,北方最后的鄂温克狩猎民族早在2003年就开始被安置进居民房里。
——随着融入现代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鄂温克的年轻一代已经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或许在不远的某一天,他们的生存方式也不复存在。
而如今,随着大量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基本生活已不成障碍,我们更多的开始关注自身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去旅游、进行户外运动,但有一群人觉得这与自己心底的渴望不够合拍,终于有一天他们接触到了Bushcraft,惊叹一声,卧槽!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或许,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拿起兽骨作为工具的时候,这种意识就已经写在了基因里,我们来自森林,现在,我们又要走进去。
最后以52Bushcraft论坛“刀身花纹”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这是近几年在中国兴起以一种比较小众的人群,他们的目的不为求生、不为冒险。其实就是把自然当成家一样对待。这是一群爱生活爱传统的人,几乎很少看见很现代化的装备,甚至可以说用很原始的东西。他们没有特定的一类服装或者颜色。但他们有着相似的装备斧子、小刀、锯子、锅 。他们会伐掉那些已经枯死的树木或者枝杈,利用他们的能量。他们在自然中有节制的获取,以最亲切的方式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他们其中不少都是手工爱好者,他们喜欢把时间花费在与大自然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他们会用很传统的工具生火、做饭 喝茶、甚至木雕木刻。但是他们的脚步不仅仅在自然中,在家中,他们会精心的为自己下一次与大自然接触作者精心的准备,会提前制作工具、准备材料。他们不会去冒险,因为他们热爱生命。他们不会想怎么征服自然,以为他们热爱大自然,节制的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国内唯一的bushcraft分享交流论坛
长安客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阅读
留言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即将打开”“小程序
取消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