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小几年的BC,也有些心得体会和一些看
杭州 张三疯 2021
玩了小几年的BC,也有些心得体会和一些看法,早先是从生存狂玩过来的,所以对我来说理解BC还算快,没有太多问号。前几天在群里有人问“你理解的BC”,三言两语说不清,也不好意思在大佬们面前随意定义,所以整理下部分想法,欢迎碰撞。
1.BC的本源。关于BC的起源,秋山,长安都研究过,秋山的视频讲解细致入微比较全面了,长安的ppt演示也有悉听,感兴趣的可自行搜索。所以总归说来,BC属于一种主动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可以是定居在荒野的土著人的生活方式(如《快乐的人们》,《最后的猎人》都能完美诠释),也可以是非土著主动融入自然取乐的生活方式。
2.我理解的一层意思的BC,算是荒野求生与露营的中间体,知识技能与荒野求生重合。露营,侠义上是指是一种住宿方式。BC就是利用荒野求生的知识和技能去露营,当然也可以单日不露营。
3.现象级BC。说完原本的BC,再来说说现存的BC。现存的BC我大致分为几类,A类是忠于知识技能的,偏向于原始技术,野外生存,有实质内容。B类是手工爱好者的,木工皮匠刀匠篾匠……他们懂得和喜爱BC文化,手工与和利用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BC精神一脉相承。C类是买买买的装备党,他们被美图吸引,讨论干货很少,更多议论的是我要买什么包?买什么刀?哪款复古灯漂亮?求链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关注重点与BC的核心——知识技能相距甚远。D类是喜爱自媒体的风格演绎者,他们专注于做视频,出文艺效果,吸引流量,视频中的知识技能类内容往往涉及较少。E.键盘党。这类人对BC文化有一定涉猎,喜欢随意抨击别人的作品,在评论区制造酸味的就是他们。几类人群有重合交错。
4.现象级BC的大部分,它更多呈现的是一种对达成风格的追求,用装备堆砌的风格,复古风格的煤油灯,军事风格的波兰军帐,自然风格的kupisa杯子,原始风格的动物皮毛,尽量使用天然材料使得画风更正等等,这都是他们的最爱。风格的演绎,装备的把玩,几个简单元素(打火棒,木杯,斧头等)的呈现,这些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乐趣,一种现代化工业让你花钱就能获得初级BC体验的快乐,一种诸如打火棒生火,柴火炉烹饪等初级BC技能使用带来的快乐,一种稍加后期修饰就能得到较好画面效果吸引流量的快乐。这些对达成风格的追求,与BC知识技能这些核心的东西相距甚远。但无论玩装备的,出风格的,搞艺术效果的,还是正儿八经专注知识技能的,都是BC带给我们的快乐。
5.现象级BC的小部分,也是A类人群的大部分,他们拥有一定知识量,也有一定的BC技能,是很纯正的BC玩家,但我想说两个仅仅。一是他们的知识,很可能仅仅只是知识,比如他知道某某野菜能吃,但到了野外,他会发现跟那个野菜相像的有很多,他分不出来,不如当地农民。二是他们的技能,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成为一种玩乐,比如华而不实的瑞典火炬,比如钻木取火(给你现有材料你能搞得出,到了荒野你试试?)。所以他们的知识、技能只能算玩乐,在实践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但他们是BC圈里真正的内容型玩家,乐于钻研探究实践,充满行动力,在互相学习借鉴中不断前行,是令人敬佩的BC玩家。
6.A类人群中的极少数,我认为的顶尖BC玩家,应该是不仅知识与技能全方位全面发展,算是博物学家的级别,并能够深入荒野真正的体验,真正的创造美好生活。他们会向当地居民学习,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适应环境,最终解锁地图。好比荒野求生,沙漠雪山戈壁丛林海岛,各环境下各有各的求生策略,生存专家们也会根据不同环境向当地土著提前了解情况。而且他们或许还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玩法,有独特的风格。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律师叶戈罗夫就算一个。
7.每次想到装备这些的时候,我就会觉得真的很low。因为从生存狂的角度来看,渣爷赤身进入东南亚丛林生存100天,中期了才锻出一把刀,她靠什么装备了?所以多学学知识技能吧,整些装备点赞多的真没什么好得瑟的,流量多的不一定牛逼,牛逼的都在忙着学习实践呢。当然装备也是好玩的,哪个男的不喜欢把玩刀枪棍棒的,点赞多受追捧也是开心的,但偶尔停下脚步想想本源的BC吧,学学怎么做鱼笼,怎么保存生肉,这比花钱就能得到的快乐有意义得多,趣味也更高级。
8.关于评论区的酸味。lnt原则第七条:尊重其他户外活动者的权益。我的lnt老师教我,lnt不意味着要做极端环保主义者。尊重其他人的权益,意味着看到别人扔垃圾,你默默得捡起就可以了。BC也同样,BC的定义谁也说不清,也没有必要去定义,也没有准确定义,对现代人来说就是一种玩而已。搞清楚BC的历史,自然心里会有一杆秤,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BC。就好比看到有人问“为什么bc 驯鹿皮是标配,户外老驴登雪山什么的都不带驯鹿皮”,高海拔登山是很专业的有体系的,而BC根本没有标准,就是单纯的怎么开心怎么玩。反观评论区,各种指责,“你这也叫BC?”,“哪里看出BC技能了”,“烧个火就BC了?”类似这样的评论数不胜数。对照lnt原则,我想我们不要去评论人家,自己觉得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就行了,人家怎么样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谁有资格去定义别人的活动呢?人家的片子属不属于BC很重要吗?人家的BC趣味高低简繁深浅由人家来决定,不要站在神的高度去为BC正名,因为BC,就是让人去玩的,重要的是人们在BC中获得快乐,享受自然。令人不快的是有人拿着美图装大神,但时间会大浪淘沙,真正的BC玩家会发光,没有内容的伪玩家也注定在网络上走不到最后。与其浪费时间无意义得争论,不如潜下心多学点东西务实。
9.BC的困境。经常有玩家抱怨说国内BC环境不好,主要就是不能烧火和没有可以操作的林区。BC另一种称谓也叫woods craft。确实,相比国外的BC视频,没有木头这样的核心BC元素,国内的的视频总感觉缺了点,少了灵魂。看到叶戈罗夫的火雕,还真是大开眼界,类似这样的独特风格,国内还真难玩出来。可困境中也能有困境的玩法,也能玩出困境风格。比如竹子,就能玩出n种玩法,好像欧美系的就鲜见这个元素吧。所以这个话题上,不可否认存在弱点,但还是想打打气。
10.我喜欢的BC,以及我们可以有的BC。我比较喜欢有内容的BC,乐意把很多的元素加入到BC活动中,使活动变得饱满,并且充满乐趣。如钻木取火,采集野菜浆果,布陷阱,做秋千,口哨,搭建类的如做桌子椅子,充满BC味的烹饪方式也非常有乐趣,如烧烤,叫花鸡,竹子当锅,松针茶等等。有些也可以提前准备,如做一个木杯子,制作绳索项链,等等。也可以比较佛系得观鸟,辨认植物等等。有人很直白得说,BC就是不停干活,话说的也有道理,BC就是躁起来,干起来,创造自己的家园。关于时间,短时间其实很难出内容,如2天1夜的,时间就比较紧张了,到达目的地可能就要第一天中午了,下午要准备柴火,晚上埋锅造饭,很难干点其他的,而第二天中午差不多就得撤了,都是搬砖人,出来玩一趟不容易。2晚以上的,才有时间做点别的事情。BC很重要的是得懂得保存体力,干高效的活,把埋锅造饭等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完了,再去干别的抓鱼逗鸟。关于我对BC的理解以及我们可以有的BC,可参见我的峡谷BC系列三集。
11.关于BC玩家和glamping玩家的某种关系。讲实话,很多老户外玩家是看不上glamping玩家的。知识技能型的BC玩家看不上靠秀装备标榜自己是在BC的玩家,往下又鄙视靠花钱就能轻松看到风景靠装备就能过好日子拍出大片的glamping玩家。但至于有的人提到“XX链”的,这纯属找话题。究其根本,其实传统玩家反感的并不是glamping这种玩法,也不是针对glamping玩家,而是很多新进露营圈的玩家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看到商家拍出的美图就想着要买买买,各种取暖设备烹饪设备一套套的不分重量一并搬到野外,车子后备箱不够大于是又想着买更豪横的越野车来吹更大的牛逼,从来不想着适不适合自己,一味追求画风、吸睛这些表面的东西,有的摆完摊子,拍好照片发自媒体,然后人就走了,这叫露营吗?这一切跟大自然有半毛钱关系吗?传统玩家对装备的利用有独到的见解,懂得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并且热爱自然,而某些glamping新玩家盲目跟风,被割韭菜,对大自然也不尊敬,夜半ktv的咆哮让夜鹰见笑,让蟋蟀惨叫,“我的女神,你在哪里,能听到我的呼唤吗?”而另一方面,露营新玩家的爆发式增长,对原有的野营地资源冲击,以及今年以来的环境冲击也是有目共睹,但这一方面是传统玩家的利益受到影响而自然产生的反感,另一方面环境冲击也不能完全归咎新玩家,而是社会普遍问题,与人群无关,那些山上火坑里随处可见的气罐,还不是传统老玩家带去的?所以垃圾问题与玩什么的人群无关,哪个群体都存在害群之马。另外,传统玩家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比如探索,勇气,坚毅等等。传统玩家踏破铁鞋寻找到人生最美的风景,这些精神上的高度,是多年户外磨练出来的,很多glamping新玩家相对就缺乏这样的历练。那么传统玩家和BC玩家又有什么关系呢?BC玩家一部分来自于直接接触BC的玩家,而很大部分是从传统的徒步露营以及生存狂过去的,有一定的户外经验。所以纯粹的BC玩家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玩家相通。
BC是一门人利用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现象级BC中演变成了人与装备的关系,网络平台中人与人的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也不怪。不论你理解的BC是怎么样的,也不论你喜欢哪种玩法,重要的是大家在接触BC文化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货了朋友,也得到了快乐。至于什么是BC,并不重要,理解了BC的起源,这个问题也就心领神会了。